解析儿童情绪发展,支持儿童快乐成长
——早期儿童发展部智慧家长工作坊纪实 |
发布日期:2020-06-08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 |
5月30日下午2点,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周念丽教授,为近1000位家长和一线教师带来了“解析0-3岁宝宝情绪发展”的精彩讲座。 周老师通过播放“7个月宝宝打不开罐子抓狂”的视频进行导入,引出本次工作坊的三个重要话题: 1.18-30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 2.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3.促进宝宝正向情绪发展的做法 周老师通过播放“看看宝宝为什么抓狂”的视频,解析了18-30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。首先她提到了情绪是怎么产生的,提到宝宝有一瞬间没有哭,是因为宝宝在开始探索,因此宝宝在探索的时候可以转移相关的情绪。 同时她还引导家长理解,通过视频感悟到了什么: 第一,如果情境超出宝宝的理解范围,宝宝会受挫,就会有情绪。 第二,宝宝在探索过程中,可以有机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,而将情绪转移到中性。 第三,儿童的情绪不是无根之木,而是受到生理机制,社会性和关系的影响。 周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人在情绪发生的时候,大脑中发生的变化。杏仁核主管情绪,杏仁核被激活的时候,就会处在情绪中,影响理性思维。要通过拥抱、抚慰让孩子渐渐平静,让思考的大脑压制消极的情绪。不要等到孩子情绪已经很激烈了,还站在对立面。 周老师还解析了19-24个月、25-30个月宝宝的的情绪表达和行为特征。她用几句话来概括“0-3岁儿童的情绪感受与表达”的重要性:快乐来自游戏;幸福来自被爱;害羞来自人际;自信来自称赞;退缩来自压制。 最后一部分是大家最关心的,即在家庭中有哪些支持情绪的方法。首先,周老师提到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,情绪发展是从宝宝两个月开始的,这个时期控制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非常活跃,它可以一直持续到两岁或三岁。这个时候培养父母和孩子的依恋关系尤为重要。父亲是婴儿痛苦时,寻求抚慰的“安全基地”;而母亲的压力与儿童特质互为因果。母亲高养育压力会导致压制型母子互动。母亲压力越大,高控情况越多,孩子越不安,越容易消极。因此在促进宝宝正向情绪发展方面,周老师给出了六大工具:运用表格、理解大脑、认可感受、启发提问、积极暂停、有限制地选择。 讲座内容结束后,家长们踊跃提问,周老师挑选了几个典型的问题来解答。 问:孩子不爱睡觉,精力充沛怎么办? 答:首先孩子的睡眠是有个体差异的。其次睡眠习惯也不一样。比如晚睡晚起的话,形成了习惯很不好改变。第三是睡前太兴奋。比如睡前玩游戏、听比较激烈的音乐等。建议家长每晚八点半左右开始营造睡眠氛围。 问:父母闹离婚,孩子情绪会受到什么影响? 答:还是要尽力弥补,妥善经营婚姻,保持家庭完整。如果必须离婚,也要和孩子说清楚,并且要尽可能保护孩子的心理安全。父母双方都要给孩子留下他们依然还爱孩子的感觉,因为离婚和孩子没有关系。 问:爸爸一看到孩子哭就生气,不知道怎么办? 答:首先要分析孩子哭是生理性的还是心理性的,如果是生理性的,要在生活照顾上满足孩子的需求,如果是心理性的,夫妻双方一定要沟通、多交流,让爸爸逐步了解支持孩子情绪的重要性。 通过此次讲座,家长们不仅了解了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关键问题,洞悉了宝宝喜怒哀乐背后的奥秘,还掌握了如何培养乐观开朗、情绪良好的宝宝的方法。据悉,早期儿童发展部还将邀请知名儿童保健专家开展“幼儿夏季保健的关键问题”直播讲座,从幼儿卫生保健、营养护理等方面继续开展工作坊,为家长科学育儿提供有力支持。 |
|
|